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当患者存在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等情况时不能喝酒。
1、消化不良
酒精的刺激性比较强,如果在平时大量饮酒,可能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通常会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来缓解,也可遵医嘱服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
2、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性病变,可能与药物、酒精、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会出现中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现象。患者在患病期间是不能喝酒的。因为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
3、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若患者本身患有胃溃疡,喝酒后会导致胃黏膜进一步受损,引起胃痛、腹胀,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患者可听从医生建议服用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
4、胃出血
胃出血是由胃黏膜受到损伤,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胃腔内,出现呕血、黑便、面色苍白。此时喝酒,会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可在咨询医生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酚磺乙胺片。
5、胃穿孔
胃穿孔是指胃壁穿透性溃疡,与消化性溃疡、外伤等因素有关,导致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喝酒会加重上述症状。患者可通过胃次全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花椒、芥末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