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一般有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脑出血、眼底出血、脊髓出血等。
1、消化道出血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有形成分,当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减少时,就会导致胃肠道黏膜的凝血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皮肤黏膜出血
血小板具有止血的作用,减少时,就会导致皮肤黏膜的止血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出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3、脑出血
如果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导致脑部的血管破裂,从而引起脑出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眼底出血
当血小板减少时,就会导致眼底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引起眼底出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
5、脊髓出血
血小板减少容易导致脊髓的血管破裂,从而引起脊髓出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腰椎穿刺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