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迟发性溶血反应是指在输血后7-14天发生的非免疫性、血管外溶血,多考虑是血液中的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患者应尽快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迟发性溶血反应主要见于多次输血的患者,由于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体内的血型抗体效价逐渐增高,当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时,就会引起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出现溶血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胸闷、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昏迷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停止输血,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叶酸片等药物来辅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