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感染科
得了鼠疫后可能会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出血、肾功能损害、肺部炎症等。
1、高热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鼠蚤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黏膜等途径传播。当患者感染鼠疫后,体温会迅速升高,可达39-41°C。
2、淋巴结肿大
鼠疫的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淋巴结坏死、溃疡。
3、出血
鼠疫的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瘀斑、瘀点,鼻腔、牙龈出血等,严重者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等症状。
4、肾功能损害
鼠疫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尿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5、肺部炎症
鼠疫的患者会出现肺部炎症,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衰竭。
建议鼠疫患者遵医嘱服用链霉素、四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不适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避免使用公共物品。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