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临床上没有扎针灸十大害处的说法。针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一般情况下,正规的针灸疗法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误伤、感染、损伤神经、过敏、内分泌失调等不良反应。
1、误伤
如果医生操作不当,针刺时穴位过深,可能会造成内脏器官的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气短、出汗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休克。因此,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避免引起不适症状。
2、感染
如果在针灸时使用不洁的针具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环境可能导致感染,从而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损伤神经
如果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局部神经受损,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疼痛、麻木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比较轻微,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缓解。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4、过敏
患者可能对针刺器械或针灸材料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如红肿、瘙痒、皮疹等不适症状,甚至有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内分泌失调
针灸还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引起月经失调、失眠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