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阴阳失调引起的失眠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常见原因有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思虑过多等。阴阳失调,既指病证,也指病机,指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
1、缺乏运动
部分患者喜欢静,而不喜欢动,这类患者体质大多少阴少阳,对于活动不够的人群,失眠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白天应适当进行运动,因为动则生阳,阴阳调和后失眠即可逐渐缓解。
2、作息不规律
生活不规律的人群,如每天睡到中午甚至下午起床,晚上容易出现失眠,此类人群容易破坏自身的睡眠生物钟,导致睡眠系统紊乱,造成阴阳失调。成年人最佳睡眠时间为晚上22点至早上6点,儿童睡眠时长约在10-12小时,婴儿则更长一些,老年人的睡眠时间略短。患者应调整作息时间,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3、思虑过多
脑力劳动者多阳盛过度,生活散漫者多阴盛过度,而二个极端都会造成阴阳失调而引起失眠,当人的精神受不了挫折,而导致情绪消极,大脑的皮质层就会进入抑制状态,会形成阴阳失调。患者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也可以适当服用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中成药,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除此以外,还调理治疗失眠的根源,即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分为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两种。阴阳偏胜,一般多属于实证,可以采用清泻、温散等方法进行调理。阳气偏盛,多是热症,主要是用清热泻火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清胃黄连丸、牛黄清胃丸、双黄连口服液等。阴偏盛,多是寒症,可以口服温经散寒、温经通脉的药物进行治疗。阴虚可以口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阳虚口服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