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对于祛风散寒,可以通过口服药物、针灸、艾灸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1、口服药物
患者可以服用祛风散寒、除湿的中成药,比如疏风再造丸、追风透骨丸等。疏风再造丸由蕲蛇、红参、草豆蔻、甘草、赤芍、胆南星、茯苓、冰片、川芎、广藿香、油松节等组成,具有舒筋活血,化痰通络的功效,常用于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筋骨拘挛,屈伸不便,风寒湿痹等症状。追风透骨丸为祛湿剂,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若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口服汤药进行治疗,如防风汤、乌头汤等。防风汤主要由防风,葛根,当归,独活,芍药,人参,甘草,干姜等中药组成。具有补气养血,发表祛风,疏风活络的功效。防风汤主要应用治疗身体气血不足,感冒风寒,发热恶寒,肢怠短气,神疲乏力,面黄色悴,外感风湿,舌苔淡白,脉浮弱等症状。乌头汤的成分包括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等,具有温经散寒,除湿宣痹之功效,主治寒湿痹阻关节证。
2、针灸
治疗祛风散寒的针灸穴位常选择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任脉之腧穴的穴位,同时还可以配以相关的腧穴。而治疗风寒感冒的取穴还有中府、风门、风池、风府、肺俞、合谷、太阳、迎香、肩井、印堂等穴位。
3、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所产生的艾热通过体表的皮部络脉,传递于经脉脏腑,来祛除经络脏腑中存在的寒湿之邪。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青菜、芹菜、油麦菜、白菜、红萝卜、樱桃等。此外,注意休息,增加适量的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