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湘宏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长期睡觉超过9小时的危害通常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婴儿每天正常的睡眠应在14-16个小时;如果是学龄儿童,每天应保证9-1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若是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睡眠的时长需要8-10个小时,以上年龄段的人群睡觉超过9小时通常没有什么危害。但若是成年人或老年人,长期睡觉超过9小时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异常、昼夜颠倒以及影响心脏功能等危害。
1、肌张力异常
成年人或老人长期睡觉超过9小时可能会引起肌张力异常的情况。长时间躺在床上睡眠不活动,可导致肌肉张力降低,从而出现全身发软、乏力等感觉异常。建议起床后要适当地活动,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肌肉组织的血液供应。
2、昼夜颠倒
长期睡觉超过9小时还可能会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睡眠时间过长,会使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抑制的状态,这样醒后还会出现头昏、头晕、精力减退等情况,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夜间不能入睡,出现昼夜颠倒。当出现睡觉时间超过9小时的情况,要先调节睡眠时间,尽量将睡眠时间维持在6-9小时。如果晚上明显入睡困难的情况,可在睡觉前用温热水泡脚、喝热牛奶促进入睡。若调整作息、生活习惯一段时间后仍难以入睡,这时要就医进行检查、治疗。
3、影响心脏功能
机体在休息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如果长期睡眠时间过长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力,造成心脏乏力,严重时还可能容易导致在运动后出现心慌的症状。若症状较严重,建议到医院进行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同时还可适当地服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药物,改善心慌症状的药物,如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等来减慢心率,帮助改善心慌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