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脚冒虚汗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阴虚火旺、肾阳虚、脾胃虚寒等原因造成。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可见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建议通过固表止汗,补气养血的方法调理身体,可使用十全大补丸、四君子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练习瑜伽、太极拳等舒缓运动。
2、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表现为情绪急躁、易怒、口干、眼干,晚上睡觉时手脚心容易热、烦躁、多梦、盗汗等。阴虚火旺者可口服知柏地黄丸,能够起到清热滋阴的功效。平时饮食上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具有滋阴的食物,如牛奶、鸭肉、猪皮、百合和乌梅等,要忌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以免助火伤阴,加重病情。
3、肾阳虚
肾阳虚是由于体质虚弱、久病体虚、先天肾气不足等所导致。肾阳虚的临床表现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等。可口服健脾补肾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健脾丸、金匮肾气丸等,还可适当配合五倍子煎洗方泡脚,注意不穿过紧或透气不好的鞋子。另外,日常可以多吃牛羊肉、韭菜等壮阳的食物,禁烟禁酒,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要熬夜。
4、脾胃虚寒
肠胃有凝固运湿的作用,当脾胃虚寒时,寒湿便会积在身体。寒湿下趋,进而造成四肢末梢神经容易出汗,尤以两脚流汗更加普遍。可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小建中汤等。针对脾胃虚寒者,建议平常用茄子、薏仁米、怀山药、大枣、莲子等有健脾胃功效的食物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