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皮肤科
脚趾流脓可能是甲沟炎、脚趾开放性损伤、糖尿病等原因导致的。
1、甲沟炎
甲沟炎是一种累及甲周围皮肤皱襞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触痛性和疼痛性甲周组织肿胀,由甲皱襞脓肿引起。当脚趾产生甲沟炎后会先在甲沟部位形成局部的感染和脓肿,然后会进一步蔓延,导致整个脚趾疼痛并形成脓肿。脚趾流脓要根据化脓的情况进行治疗,如果化脓的范围比较小而浅,可以再在局部用一些杀菌、消炎的外用药,比如局部湿敷乳酸依沙吖啶,还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唑啉、阿莫西林等,基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当感染浅表且局限时,可进行切开引流。若感染较深,可在局麻下,将甲板近端1/3掀起并在近端甲皱襞下放置引流条引流分泌物。
2、脚趾开放性损伤
脚趾受到开放性损伤后没有彻底清创包扎,容易导致伤口内有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形成肿胀和感染,最终形成脓肿。建议患者去医院进行清创处理,同时配合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如罗红霉素、氟哌酸等,同时还要注意局部的消毒和卫生,避免再次感染,加重病情。
3、糖尿病
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使神经、血管发生病变,从而导致脚趾破溃,如果此时合并感染就会出现脚趾流脓的现象。患者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积极进行清创换药,避免感染,还可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对于抗生素的选择最好是做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对症的抗生素治疗。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的严重狭窄或闭塞,需要积极通过下肢动脉介入治疗,改善下肢血运状况,打通血管,使血运再生、重建,才能使溃烂的部位尽早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