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湘宏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白及药在临床上通常指中药白芨,白芨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临床常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皴裂等症状。
1、收敛止血
白芨含有淀粉、胶粘质、葡萄糖、甘露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修复血管损伤的功效,有助于促进止血。此外,白芨还可通过增强血小板因子活性,促进凝血酶的生成,从而达到收敛止血的功效。
2、消肿生肌
白芨性寒性,有助于消除肌肉的水肿状态。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因此,若患者出现烫伤、痈肿、手足干裂以及肛裂等不良症状时,适当使用白芨可改善相应症状,促进恢复。
此外,需注意的是,白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等性苦、寒的药物同用,以免导致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由于白芨的收敛止血功效较明显,建议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该药物,避免服用过多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障碍。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