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虹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 耳鼻喉科
耳膜穿孔的治疗,需结合其引起的病因进行综合评估。耳膜穿孔可能是由于耳部感染、直接损伤、声学损伤等原因引起的。
1、耳部感染
耳部感染一般是由于急性中耳炎等疾病造成,若不及时予以控制,中耳化脓产生积液,积液积聚产生力压迫鼓膜,压力太大加上炎症反应易造成鼓膜破裂穿孔。可服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除此外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或硼酸水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拭干。之后可选用无耳毒性抗生素滴耳剂滴入耳道,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利福平滴耳液等。
2、直接损伤
直接损伤,比如用棉签、发卡、挖钓清理耳道时用力过猛或被别人碰撞等造成鼓膜烫伤穿孔。可用酒精擦外耳道消毒,清除外耳道内存留的异物、凝血块,并在耳道口放置消毒棉球,保持耳道内清洁干燥,不要进水。穿孔愈合之前避免游泳等一切可能让耳道进水的活动。同时注意预防感冒,切勿用力擤鼻涕。
3、声学损伤
声学损伤,如突然大声的噪音,如爆炸声、鞭炮声、枪声或突然大声的嘈杂音乐,冲击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小的穿孔如果无继发感染一般3~4个月内可自行愈合,穿孔较大或长期不能自行愈合的患者可考虑贴片治疗或手术修补。严禁滴液冲洗,以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