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呼吸内科
空气清新剂本身不具毒性,但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空气清新剂可能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引起过敏反应、导致严重疾病等。
1、室内环境污染
使用空气清新剂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室内空气的异味,只是掩盖了异味,其成分大多是由乙醚和芳香类香精等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本身就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质,而且其自身也会在空气中分解变质从而产生新的空气污染物。乙醚在空气中可慢慢氧化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加热后易爆炸。因此,如果长时间使用空气清新剂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增加安全隐患。
2、引起过敏反应
空气清新剂中所组成的材料大多数是有机物,劣质的空气清新剂易引起体质比较敏感的人群过敏,对呼吸道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强烈刺激,从而诱发过敏反应,如高气道反应等,严重时可发生哮喘。若机体发生高气道反应时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同时应立即脱离存在空气清新剂的环境,防止高气道反应或哮喘症状复发。
因为空气清新剂的组成中含有的芳香类物质,这类材料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等。美国有研究结果提示,空气清新剂可能还会诱发癌症等疾病。因此,建议不要过分依赖空气清新剂,如果发现室内或者汽车内有异味,要经常开窗风,通过空气流通,排出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