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鹤洋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胃肠外科
通常情况下,急性阑尾炎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四种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于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患者阑尾组织已出现炎症性损伤,但阑尾组织受损程度较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消除阑尾部位炎症反应,辅助改善症状。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若患者阑尾组织受到厌氧菌等微生物刺激,造成阑尾组织损伤,表面覆有脓性渗出物,引起化脓性改变。患者可以通过阑尾切除手术等方法治疗,避免术后出现细菌感染,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阑尾腔内积脓,压力会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穿孔部位多发生在阑尾根部和尖端。穿孔如果未被完全包裹,感染会继续扩散,还可引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此情况应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冲洗腹腔,吸净脓液后缝合腹部创口。
4、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产生化脓坏疽或穿孔,如果此过程进展较慢,大网膜可移到右下腹部,将阑尾包裹起来并形成粘连,就形成了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如果脓肿未破溃时按照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扩大,阑尾显露方便的患者可切除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