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眼睛周围的穴位一般有睛明穴、太阳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等。
1、睛明穴
睛明穴位于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处,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患者可以取正坐垂足位,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处,有酸胀感。睛明穴具有疏散风热、明目、消肿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畏光、流泪等目疾。
2、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眦角延线交叉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眉梢与外眦角延线交叉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有酸胀感。太阳穴具有疏风清热、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偏头痛、目赤肿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
3、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眉间和眼眶上切迹的连线上,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两眉头内侧端凹陷处。具有明目、清热、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偏头痛、眼睑痉挛等。
4、鱼腰穴
鱼腰穴位于面部,在目内眦角的上方,眶下孔的凹陷中,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具有明目、缓解眼部疲劳、通利鼻窍的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病症。
5、丝竹空穴
丝竹空穴位于头部,在发际正中间,眉梢后0.5寸,具有疏风清热、明目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目痛、目翳等病症。
若患者出现眼睛不适时,可以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按摩、推拿治疗,避免自行操作,以免因操作不当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