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98g/L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5-23 16:21:14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98g/L属于偏低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值为成人320-360g/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一般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引起的,也可能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因素导致的。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机体缺乏铁引起的贫血,当体内铁元素含量不足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造成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等药物治疗,同时还可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瘦肉等,也可缓解症状。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的基因,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受到阻碍,血红蛋白无法正常合成,也会导致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去铁酮片、地拉罗司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等原因引起的。由于患者体内缺乏叶酸,会导致DNA合成障碍,从而出现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叶酸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香蕉等。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由于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减少,从而出现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则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造血功能异常,会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减少,从而出现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贫血的情况,则需要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