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碱性磷酸酶偏低一般是在肝功能检测时,发现碱性磷酸酶结果异常,处于偏低情况。可能是营养不良引起,也可能是脂肪肝、慢性肝炎等原因导致,患者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1、营养不良
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脏中,其含量偏低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所引起,如果患者长期挑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导致肝功能受损,从而引起碱性磷酸酶偏低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牛奶等,有助于缓解疾病。
2、脂肪肝
脂肪肝通常是由于酗酒、内分泌异常等原因导致肝脏脂肪过度堆积的现象。患者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也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的现象,还会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等保肝的药物进行治疗。肝功能损伤严重时,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药物进行治疗。
3、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多由病毒感染、长期饮酒等原因所引起,患者肝功能受到损伤,肝脏合成功能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引起碱性磷酸酶偏低的现象。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草酸制剂、双环醇等药物进行治疗。若出现肝衰竭的现象,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S-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A缺乏症、恶性贫血等原因引起,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