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筋萎缩是指肌肉萎缩。肌肉萎缩多考虑是营养不良引起的,也可能是外伤、多发性肌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脑梗死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长期挑食、偏食,可能会造成身体营养不良,从而出现肌肉体积偏小、身体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苹果、芹菜、鸡蛋等。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乳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2、外伤
若是患者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受损,从而引起肌肉收缩无力、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立即通过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一段时间后再使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
3、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肉疼痛、肌肉炎症、肌肉萎缩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氨蝶呤、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4、腰椎间盘突出症
若是长期伏案工作,可能会使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肌肉萎缩等不适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神经受到压迫,引起肌肉萎缩。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牵引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5、脑梗死
如果长期不注意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脑动脉硬化,诱发脑梗死,疾病发作时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从而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情况,所以脑梗死也可出现肌肉萎缩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依达拉奉片、胞磷胆碱钠片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开颅减压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久坐或久站,以免造成肌肉酸痛,引发不适症状,若出现严重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