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有药物治疗吗

2023-05-23 16:19:32

谭燕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神经内科

脑萎缩一般情况下有药物治疗,但只能延缓其进展,不能完全治愈。

脑萎缩是一种影像学表现,是由衰老或脑部受到创伤等导致脑细胞异常减少、脑组织发生萎缩的一种现象,脑萎缩最常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部也容易出现退行性病变引起脑萎缩。另外,如果青少年和儿童的脑部受到外伤,也可能会引起脑萎缩的情况。脑萎缩一般情况下是有药物治疗,但其属于不可逆病变,药物只能延缓其进展,缓解相关症状,而不能起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改善脑萎缩主要考虑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卡巴拉汀、石杉碱甲等,此类药物可以改善脑部的功能,一般在服用后可以改善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定向力等,但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恶心、腹泻或者是流鼻血等情况,所以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能私自调整用药剂量。另外,脑萎缩患者如果出现认知障碍的情况,还可以服用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等药物来改善症状。

脑萎缩患者在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还需适当进行运动,例如慢走、快走或者是打太极等,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