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抽搐但是自己不知道

2023-05-23 16:19:30

谭燕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神经内科

晚上睡觉抽搐但是自己不知道,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癫痫、低钙血症等原因导致。

1、生理性因素

过度劳累、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原因可导致肌肉紧张,在睡眠时肌肉紧张度仍然较高,从而引起肌肉的抽搐,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平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度紧张,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等。

2、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是一种血清钙含量较低的疾病,患者由于血钙含量较低,可使神经兴奋性异常,从而引起肌肉的不自主抽搐,导致晚上睡觉时抽搐症状。患者可根据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磷酸氢钙、维生素D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

3、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时可能会出现抽搐的症状。患者可根据医嘱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致痫区来改善症状。

另外,低血糖、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晚上睡觉抽搐的症状,可伴乏力、冒冷汗等,轻度低血糖发作时可及时食用糖果、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症状严重时可服用葡萄糖溶液等进行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建议平时多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