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娟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方剂一般有锡类散、参苓白术散、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溃疡灌肠方等。
1、锡类散
锡类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青黛、石膏、人中白、八角针等,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润燥、活血止痛等功效。本品对痢疾所致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具有一定作用。
2、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痢疾。
3、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痢疾,而白头翁汤加减则具有清热燥湿,行气导滞,养阴止血的功效,可以改善胃肠功能。
4、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是表里双解剂,主要成分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具有解表清里的功效,因为它的病机、主治症状与现代肠道炎症疾病多有重合,所以现代临床常用此方治疗痢疾。
5、溃疡灌肠方
溃疡灌肠方是一剂中药方剂,组成主要有鸦胆子、防风等,具有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痢疾。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该保证充足的休息,调节好情绪,避免心理压力过大。急性活动期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改为富含营养、易消化的少渣饮食,不宜过于辛辣。注重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