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中药安眠药效果一般比较好。中药安眠药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一般有酸枣仁、茯苓、五味子、合欢皮、柏子仁、远志、夜交藤等,服用以后可以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失眠的情况。在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心肾不交证导致的失眠中,中药安眠药有较好的疗效。
1、肝火扰心证
肝火扰心是中医学的一个常见病症,发病原因与情绪、饮食、其他脏腑热邪传导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情绪波动后,出现失眠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中药安眠药,起到清热化痰、安神定志的作用。
2、痰热扰心证
中医学中,痰热扰心证多是由于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而引起的痰火内生,火热痰邪上扰心神所致。主要表现为失眠时噩梦纷纭、甚至出现神志的异常,比如狂躁妄动、说胡话等。对于痰热扰心引起的失眠,本方可以起到清热化痰、和中安神的作用。
3、心肾不交证
心肾不交指的是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是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症候,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对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中药安眠药具有滋阴降火、补心安神的功效。
患者在服用安眠药期间要避免饮酒,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了不适的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去医院就诊。如果患者失眠的情况比较严重,服用药物后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辅助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