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柱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感染病科
通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是一种促进蛋白质氨基酸转化作用的催化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其中在心肌细胞中的含量最高,因此当心脏出现损伤时,会引起谷草转氨酶偏低,临床常见于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长期饮酒、胆汁淤积及肝炎。
1、不合理的生活习惯
长期饮酒、熬夜或者剧烈运动后,会引起肝细胞受损,出现谷草转氨酶偏低,需要及时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充分休息,谷草转氨酶会逐渐恢复正常。
2、长期饮酒
长期饮酒的人群,由于乙醇代谢产物在肝脏中大量堆积,会造成肝细胞的损伤,谷草转氨酶会出现偏低的情况,需要及时戒酒,避免进一步造成肝损伤,谷草转氨酶会逐渐恢复正常。
3、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时会造成肝细胞受损,肝细胞中的谷草转氨酶被释放入血,从而引起谷草转氨酶偏低,常见于脂肪肝、胆管梗阻、胆管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需要明确病因后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增加后续的治疗难度。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能与药物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疾病有关,需要及时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谷草转氨酶会逐渐恢复正常。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长期熬夜,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果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