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气滞血瘀可以挂中医内科、中医针灸科等。气滞血瘀多因气的运行郁滞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引起。可出现胸部、腹部疼痛拒按、胸闷、痛经、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等症状。
1、中医内科
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畅,或痰湿、水湿之邪内阻,使机体气机郁滞,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血液淤积,从而形成血瘀。若患者症状较轻,可到中医内科进行调理,若患者症状较重,可到中医内科进行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中医针灸科
除中医内科调理外,气滞血瘀患者也可到针灸科进行治疗调理。医生通过针灸的方式,针刺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合谷穴等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的功效,对气滞血瘀有一定调理作用。另外,气滞血瘀患者可多吃一些理气活血的食物,如黑木耳、萝卜、山楂、柑橘、大枣等。
对于确诊为气滞血瘀的患者,日常饮食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粥、瘦肉粥、清汤面、银耳汤等,尽量少吃生冷、黏腻以及辛辣的食物,如冷饮、奶油蛋糕、烧烤、辣椒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