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率过缓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等,其危害包括胸闷气短、脑供血不足、心脏骤停等。
1、生理性因素
正常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如果心率在50次/分以下,称之为心动过缓。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以及睡眠状态下心率可能会低于50次/分,也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减慢心脏传导的药物,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停止服用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3、胸闷气短
如果患者心率过缓的情况比较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脑供血不足
心率过缓可能会导致脑部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头晕头痛、疲劳乏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长春西汀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脏骤停
心率过缓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会引起心脏骤停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
另外,如果患者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