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通常情况下,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凉、病毒感染、外伤、先天发育异常、脑血管病等因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受凉
如果患者的面部受到冷风刺激或者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当中,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现象。
2、病毒感染
可能是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受到了带状疱疹病毒入侵所造成的,会使皮肤黏膜受损,并且还会伴有疼痛的情况。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昔洛韦乳膏等药物进行抗病毒处理,也可以通过针灸等方式来辅助治疗。
3、外伤
可能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磕到了头部或者是脸部部位,使神经组织发生了损伤,也会诱发该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6片等。
4、先天发育异常
部分人群可能是由于自身基因突变所造成的,可能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进而引发此病。
5、脑血管病
比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些疾病容易影响到支配面部的神经,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如果是脑梗死引起的,可遵医嘱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治疗。若是脑出血造成的,需及时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紧张焦虑。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补充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