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梗阻性黄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而引起胆汁排泄障碍、胆汁反流入血所造成的黄疸。一般情况下,直接胆红素偏高表示患者体内出现了梗阻性黄疸。而间接胆红素偏高表示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溶血等疾病。
1、直接胆红素偏高
正常人体的总胆红素为3.4-17.1μmol/L,当患者体内的胆红素指标高于正常值时,则可判断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这一情况可能与胆囊结石、病毒性肝炎、肝癌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CT、MRI等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并及时接受治疗。
2、间接胆红素偏高
间接胆红素偏高常见于新生儿,此外,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也会造成间接胆红素偏高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患者停止服用抗结核药物后,间接胆红素指标一般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若患者体内的胆红素指标不在正常范围之内,且伴随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症状,此时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梗阻性黄疸。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进行缓解,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解除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