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通常情况下,小脑血管堵塞大多是可以治好的。其主要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堵塞原因进行判断,通常分为高血压、栓子脱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
1、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考虑与遗传、不良饮食习惯、肥胖、精神紧张及疾病等因素有关。若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容易导致脑血管病变和引起脑血管堵塞。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将血压维持在稳定水平。同时,还需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戒烟戒酒。
2、栓子脱落
如果心脏内存在栓子,栓子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部血管,可能会导致血管堵塞。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华法林钠、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进行缓解。必要时,可采取手术取栓治疗。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包括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粥样硬化等。颈动脉斑块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降脂药物进行治疗。若斑块较大或出现狭窄,可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建议采取支架植入术治疗。
除上述内容外,也可能是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出血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