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肝小静脉闭塞保守治疗对于早期患者的预后效果一般较好。
肝小静脉闭塞是一种罕见的肝血管疾病,是由某种原因导致的肝内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的内皮肿胀或纤维化,从而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临床上患者急剧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压痛和腹水,少数患者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本病主要病因为毗咯双烷生物碱中毒,其次为药物中毒,如尿烷硫脲、长春新碱、阿糖胞昔、硫基嘌呤、硫硅嘌呤等。其主要特征是肝内小静脉闭塞和肝内静脉压力升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保守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非手术手段来治疗。在早期的肝小静脉闭塞患者中,保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保守治疗可以通过药物调节肝内血流,降低肝内静脉压力。例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和扩张血管,降低肝内静脉压力,缓解肝小静脉闭塞患者的症状。保守治疗还可以促进肝脏再生,增强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例如,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有助于恢复肝脏的凝血功能,又比如谷胱甘肽可以增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只适用于早期的肝小静脉闭塞患者,对于病情已经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去医院进行临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