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通常情况下,胃病到什么程度会吐血,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胃病会引起呕血的原因较多,可能是胃炎、胃溃疡、胃静脉破裂等。
1、胃炎
胃炎患者出现吐血,一般是因为胃黏膜糜烂、溃疡的创面出现血管破裂导致。如果胃病变比较轻,损伤比较小,可能仅表现为有黑色的胃黏膜组织,或者是花斑样的损伤,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只是伴随腹胀、腹痛等不适,一般不会出现吐血的情况。
2、胃溃疡
如果患者胃部病变较重,溃疡较深,并且已经损伤到黏膜下层的血管,造成血管出现破裂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吐血的情况。
3、胃静脉破裂
胃静脉一般比较粗大,而且比较薄,当胃溃疡患者伴有胃静脉破裂时,一般会造成大量的出血,导致患者出现吐血的情况,且吐血量较大。
除上述内容外,急性糜烂性胃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出现吐血的情况。若患者存在胃病且伴随明显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