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抽血针孔处好几天发紫发黑,多考虑是按压不当引起的,也不排除是凝血功能障碍、局部感染、血管瘤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按压不当
如果在抽血时没有按压好,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的血液渗出,从而使皮肤出现发紫、发黑的情况。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通常在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缓解。
2、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在抽血后可能会导致抽血部位持续出血,从而出现皮肤发紫、发黑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3、局部感染
如果在抽血后不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可能会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也会出现皮肤发紫、发黑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75%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肿瘤,其病理特征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大多数血管瘤发生在皮肤和皮下组织等相对较浅的部位,可能会导致皮肤颜色改变,出现紫色或红色斑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5、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可能与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皮疹、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血浆置换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做好皮肤的护理措施,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引起皮肤破损、感染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