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荣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妇产科
怀孕一吃完饭就特别难受,可能是激素水平变化、饮食不当、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胆囊结石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引起的不同原因进行对应的治疗。
1、激素水平变化
怀孕后由于孕激素升高,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从而使胃排空的时间延长,部分孕妇可出现腹胀,反酸,一吃完饭就特别难受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建议孕妇少食多餐,餐后不要半躺或者躺下,可适当起身散步,有助于缓解症状。
2、饮食不当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经常大量进食或者暴饮暴食等,则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饭后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其规律饮食,适量摄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鱼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按摩腹部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症状。
3、功能性消化不良
该疾病通常与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有关,患病以后会导致胃排空时间延长,而且还会降低胃内的酸度,所以会影响到正常进食,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中和胆汁减少等情况。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用药需谨慎。
4、慢性浅表性胃炎
若患者存在该疾病,则会使患者的胃黏膜受到炎症因子的影响而受损,进而可诱发进食后腹部疼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此时孕妇需遵医嘱谨慎服用银黄颗粒、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来改善病情。
5、胆囊结石
当患有此病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引起患者右上腹剧烈绞痛、发热寒战、黄疸等表现,还会引起饭后不适。孕妇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来改善。孕妇应谨慎服用药物,可以遵从医生的建议选择一些影响性比较小的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
需要注意的是,若孕妇的症状能自行缓解,一般不建议其服用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在日常生活中,孕妇要注意定期产检,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若有不适,需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