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荣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创伤骨科
髌骨骨折后出现骨折部位感染,通常会有局部肿胀、疼痛、受损部位发热、体温上升、活动受限等症状。出现髌骨骨折,可能是高空跌落、交通事故刺激、突然跌倒、坚硬物体碰撞等因素影响,造成骨骼组织损伤,骨骼连续性受损引发的一类疾病。
1、局部肿胀
髌骨骨折通常是受到外伤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局部的毛细血管破裂,也会伴随着软组织受损,如果没有做好局部的护理措施,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感染,引起局部肿胀的症状。
2、疼痛
髌骨骨折后可能会伴随着骨髓炎,受到炎症刺激也会引起疼痛感。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骨折端出现大量的脓液,引起骨折端出现压痛的情况。
3、受损部位发热
如果骨折受损部位出现细菌感染,引起受损部位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发病位置血液循环,导致出现血液流动速度加快,造成受损部位皮肤发热等症状。
4、体温上升
受到细菌感染后有可能会对颅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影响,出现颅脑神经递质传递紊乱,造成体表温度上升、说话有气无力等症状。
5、活动受限
髌骨骨折如果出现感染,会导致骨折端不稳定,也会引起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出现畸形愈合,导致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