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肝胆胰外科
胆囊炎、脾大多与饮食不当有关,也可能是炎症刺激、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如果经常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影响肝功能,从而诱发胆囊炎和脾大的情况。此时需要积极调整饮食结构,以低脂饮食为主,并遵医嘱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
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
2.炎症刺激:如果患有急性胆囊炎,可因炎症反应可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充血、水肿,甚至坏死的情况发生。而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则会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不适的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治疗,还可影响肝脏功能,致使门脉高压症的发生。此时则会导致脾脏肿大的情况发生。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颗粒等。
3.病毒性肝炎:若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则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炎症反应,出现黄疸、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累及脾脏,致使上述症状的出现。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分散片、拉米夫定片等。
4.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萎缩,严重时会出现坏死,影响机体正常代谢,造成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也会引发上述症状。若病情持续进展,还会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发生。通常需要戒除饮酒习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水飞蓟宾胶囊、护肝片等药物保护肝脏。
5.肝硬化:多由多种慢性肝损害逐渐发展而来,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常有乏力、腹胀、食欲减退、消瘦、水肿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随病情发展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等并发症,也可伴有脾大、胆囊炎的情况。此时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阿德福韦酯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积极就医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增加消化道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