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一般情况下,止血针需要注射3-7天,但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分析,常见的病因有外伤性出血、阴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1、外伤性出血
出现外伤性出血,止血针可以在2-3小时后起到止血作用,对于伤口较深、出血较多的患者,需要注射止血针3天左右。需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和再次破裂出血,一般创口愈合后,就可以达到彻底止血效果。
2、阴道出血
产后出血可以应用缩宫素,几分钟即可达到止血效果。月经时间长、经量过多的女性,可以使用酚磺乙胺,3天左右可以起到止血效果。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用氨甲环酸和注射用血凝酶,一般注射3-7天,但仅能起到缓解阴道流血的作用,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彻底止血。
3、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通常使用生长抑素、去甲肾上腺素、蛇毒血凝酶、维生素K1等止血药物,在进行3-7天的止血治疗后,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手术电凝止血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血液性疾病出血、咯血等病因,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止血针的使用时间因疾病类型和病情而异。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药品说明和用药时长使用,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避免出血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