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身体出黄汗多考虑与湿热内蓄有关,但也不排除是肝胆湿热、肝火旺盛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湿热内蓄
如果本身脾胃功能不好,长时间处于湿热环境下,可能会影响津液的代谢,久而久之容易导致湿热蕴结于内。在患病期间湿热之邪壅盛于内,蒸破体内津液外泄,会出现流黄汗的现象。建议在平时适当食用莲藕、苦瓜等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八正颗粒、龙胆泻肝丸等药物缓解。
2、肝胆湿热
如果平时不注意饮食习惯,导致脾胃受到损伤,或者先天脾胃虚弱,会诱发肝胆湿热症状。患病期间可能会引起眼黄、尿黄、身体出黄汗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茵栀黄颗粒、肝胆双清颗粒等药物治疗。在平时不要熬夜,多注意休息。
3、肝火旺盛
如果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刺激肝脏,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诱发肝火旺盛。患病期间会出现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丹栀逍遥丸、当归芦荟丸等药物缓解。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
除此之外,也可能与营卫不和等原因有关,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