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恶心、胃痛通常与饮食习惯不良、腹部受凉、药物刺激、胃炎、胃溃疡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饮食习惯不良
如果患者平时饮食不规律,会影响胃肠道蠕动和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恶心、腹胀等不适症状,甚至出现胃痛、反酸等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也要注意规律饮食。
2、腹部受凉
平时不注意腹部的保暖,受到寒凉刺激以后,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痉挛,从而引发疼痛、恶心等症状。因此要做好自身保暖工作,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也可以使用暖水袋局部热敷进行改善。
3、药物刺激
若患者长期服用一些对胃肠道黏膜有损伤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引起胃黏膜损伤和炎症,从而出现胃痛、恶心的症状。服用上述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避免擅自服用,也要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4、胃炎
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容易导致胃炎。在炎症的刺激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中上腹疼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戒烟戒酒,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5、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诱发胃溃疡。患者一般会出现胃部疼痛、食欲不振、恶心、餐后腹胀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法莫替丁钙镁咀嚼片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内镜下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要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身体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