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摘除有什么影响

2023-04-17 14:35:09

许鹤洋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胃肠外科

脾脏摘除后的影响可能有导致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血小板升高、凝血功能障碍、贫血等。

1、消化不良

脾脏摘除后可能导致脾脏功能下降,从而会对个人胃肠道功能造成影响。所以个人脾脏切除以后,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消化,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的食物。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等药物进行缓解。

2、免疫力下降

脾脏除了具有生血功能以外,还能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而且生血功能只有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后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血功能会逐渐被代替。如果身体的脾脏被部分切除,就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此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同时遵医嘱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C等药物,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

3、血小板升高

脾脏具有灭活衰老细胞的作用,脾脏切除以后,可能无法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以及衰老细胞,此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可能会导致血小板急剧升高。此时患者需要多喝水,来增加血液的稀释性,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醋酸泼尼松等药物进行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脾脏还可以起到储藏血液的作用,如果将脾脏摘除,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会有所减少,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氨甲苯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5、贫血

脾脏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如果将脾脏摘除,患者的血细胞数量会有所减少,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富马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