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内分泌科
醛固酮增多症多考虑是由遗传、药物、肾功能不全、肿瘤、应激状态等因素引起的,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引起的疾病。
1.遗传:部分患者因染色体异常导致醛固酮合成和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该病的发生。
2.药物: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含有钾盐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可能会刺激肾上腺皮质细胞产生更多的醛固酮。
3.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是一种由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与出血、肾脏血流灌注降低、肾实质损伤等原因有关,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醛固酮增多症等症状。
3.肿瘤:如果患者肾上腺皮质发生良性或恶性肿瘤,会持续地分泌大量的醛固酮,导致血清中的醛固酮水平升高。
4.应激状态:在严重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也会出现短暂性分泌大量醛固酮的情况。
对于轻度高血压且无明显症状者可不予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而对于中重度高血压伴有低血钾者,则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螺内酯片、氨苯蝶啶片等,必要时还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布美他尼片等利尿药辅助排钠及排水。若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者,可行双侧肾上腺全切术进行根治性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针对性处理或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