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出现夜惊症,通常在6岁至12岁会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夜惊症,一般是家族遗传、周围环境事物突然变化、经常使用安眠药物、长期饮用提高自身兴奋程度饮料、灯光刺激、心理状态异常等因素影响,对颅脑神经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自身睡眠周期混乱引起的一类精神障碍疾病。出现夜惊症后,可能会有睡眠过程中突然惊醒哭闹、面部表情呆滞等症状。儿童刚出生后颅脑神经组织未完全发育成熟,有可能会受到上述因素影响,从而影响脑内神经递质正常传递,引起夜惊症。随着儿童颅脑神经组织逐渐发育完善,受外界环境事物变化的刺激性会逐渐下降,一般在儿童6岁至12岁,夜惊症导致症状会逐渐消失。
如果儿童出现夜惊症,建议家长及时对儿童自身情绪进行安抚,调节儿童脑内神经递质正常传递,缓解睡醒后哭闹等症状。如果儿童12岁后仍然出现夜惊症,建议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