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儿科
婴儿尿道口有个小肉疙瘩通常是由于尿道息肉、尖锐湿疣、尿道黏膜脱垂、尿道囊肿、尿道肉芽肿等原因导致。
1、尿道息肉
尿道息肉通常是由于外伤或者感染所导致,通常会有尿急、尿频等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血尿。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微波消融治疗、激光治疗等方法去除。
2、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婴儿如果患有尖锐湿疣,通常是父母患有此疾病,传染给婴儿所导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冷冻治疗、电离子治疗等方式治疗。
3、尿道黏膜脱垂
尿道黏膜和括约肌是控制尿液排泄的重要组织,如果这些组织出现松弛,会导致尿道黏膜脱垂,出现小肉疙瘩的现象。也有可能是婴儿过度用力排尿导致尿道黏膜受到损伤所致。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环形切除术、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
4、尿道囊肿
尿道囊肿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道炎等原因所引起,一般会表现为尿道口部位出现囊性肿块、尿频、尿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尿道肉芽肿
如果婴儿的尿道黏膜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可能会引起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尿道黏膜出现增生性病变,引起尿道口出现小肉疙瘩的症状。建议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家长平时可以适当给婴儿增加饮水量,注意卫生,勤换尿布。若症状严重时,建议家属及时带婴儿前往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