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霉菌性食管炎可能是免疫力低下、胃酸分泌过多、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制酸药、胃肠道疾病、妊娠分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免疫力低下:如果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者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则容易导致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在受到念珠菌感染后便可能会诱发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生。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分散片等。
2.胃酸分泌过多:若患者的胃酸分泌过多则会破坏食管黏膜屏障的功能,从而增加发生霉菌性食管炎的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进行改善,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
3.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制酸药:如果患者长期滥用抗生素和抑酸药,则会导致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而念珠菌就容易趁虚而入并大量繁殖,进而引起上述情况出现。对此应立即停止相关药物的应用,并且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4.胃肠道疾病:如萎缩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由于胃酸分泌减少等因素影响,容易使胃内环境改变而有利于真菌生长和繁殖,进而诱发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生。
5.妊娠分娩:女性怀孕后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会出现变化,在高雌激素的影响下,阴道pH值降低且局部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此时就容易滋生外源性的病原微生物,尤其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挤压,可能导致一些细菌和念珠菌进入产妇体内,从而引起霉菌性食管炎。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查明病因后积极对症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