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精神容易紧张的原因

2023-03-22 13:59:38

孙海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中医内科

中医认为精神容易紧张的原因,常见由肝气郁结、气血不足、肾气不足等因素造成。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治疗。

1、肝气郁结

又称肝气郁滞、肝气不舒,是指肝的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于疏通、畅达,而形成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可能是情志失调引起,也有可能是感受外邪导致,患病以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经常焦虑紧张的现象,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同时出现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逍遥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治疗。

2、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指气与血两者都不足,可能是先天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饮食不节导致,气血不足者,由于不能濡养筋脉,导致虚风内动,即可至肢体颤动,且气虚不足者心失所养,即可出现心慌、紧张的情况,患病以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经常焦虑紧张的现象。此类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八珍丸、归脾丸等药物治疗。

3、肾气不足

肾气不足主要包括有房事过度、经常熬夜、过度劳累、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均可耗损肾气,继而导致。部分患者由于肾阴亏虚影响到心脏,导致心阴或心血不足,从而出现心慌、害怕、紧张的现象;还有些患者由于肾阳亏虚,导致肾水无法抑制心火,引起心火亢盛,从而会害怕、紧张。对于此类患者通常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此症状患者,还可由肝血不足等因素造成,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医生的综合分析下进行相关症状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