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脏杂音听诊部位包括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
1、二尖瓣区
是位于心尖的最强点,也称为心尖区。听诊时,有隆隆的舒张期杂音,这在二尖瓣狭窄中很常见。轻微症状不需要治疗,听诊声音的性质是相对粗糙、类似吹风、高音,常见于二尖瓣反流。对于急性二尖瓣反流,治疗原则是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输出量。
2、肺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左边缘的第二肋间。听诊音在收缩期表现为典型的喷射性杂音和粗糙,常见于肺动脉瓣狭窄,通常通过手术治疗。舒张期的听诊声逐渐减弱,呈吹气状,声音柔和,常与吸气力的增强相结合。常见于肺动脉瓣相对功能不全,一般不需要治疗。
3、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边缘的第二肋间。听诊音是收缩中期的喷射性杂音,声音大而粗糙,增加或减少,传至颈部,常伴有震颤。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可由人工瓣膜置换术代替。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位于胸骨左边缘的第三肋间。听诊声音是一种柔和的叹息状杂音,在舒张期早期逐渐减弱。常见于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功能不全,也可通过手术治疗。
5、三尖瓣区
位于胸骨下部的左边缘,即第4和第5肋骨之间。听诊的声音是吹出来,很柔和,在吸气时会增强。常见于三尖瓣相对功能不全,钠的摄入量应该受到限制。听诊声音低沉隆隆,在深吸气结束时杂音增加,这在三尖瓣狭窄中很常见,应酌情进行利尿和强心治疗。
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听诊区域是在假设心脏结构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设置。当心脏的结构和位置发生变化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移动听诊部位或扩大听诊范围。对于某些结构异常的心脏病,可以选择特定的听诊区域。具体建议就医咨询医生了解,如果存在异常症状,可以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