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偏高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3-10 18:58:39

王磊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营养科

维生素E偏高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高脂血症、过敏性紫癜、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所导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生理性因素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如果患者长期过量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核桃、榛子、花生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维生素E偏高。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E。

2、药物因素

若患者长期服用维生素E片、维生素E软胶囊等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维生素E偏高。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的用药后果。

3、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血脂异常升高的疾病。由于血脂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患者可能会出现维生素E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4、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主要是由于接触过敏原而诱发的免疫反应,会导致身体内的多种炎症因子升高,从而诱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破坏等因素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由于体内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导致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平时可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燕麦、玉米、红薯等,也可以多吃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