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退烧是指退热。人体的温度在不同部位测量有不同的正常值范围,因此判断发热的温度也有不同。如果是测量的腋窝温度,体温超过37℃以上就考虑是有发热的情况。如果测量口腔温度,体温超过37.2℃以上才考虑是发热。直肠温度是最接近人体深部温度的,直肠温度如果超过37.5℃才考虑是发热的情况。而如果是腋温或者口温测量温度为37.3°C的话,可以通过多喝水、温水擦拭、增添衣物、使用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多喝水
发热时会导致体内水分损耗,患者可以适当多喝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恢复。
2、温水擦拭
患者可以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体表的热量,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
3、增添衣物
患者在发热期间,身体抵抗力会有所下降,如果此时没有做好保暖工作,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要适当增添衣物,避免着凉,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4、使用药物
如果体温持续升高,通过上述方式无法缓解,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5、物理治疗
发热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温水坐浴、局部冰敷等物理方式进行降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体温的恢复。
如果患者持续发热,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