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小板降低的因素

2023-03-10 19:00:34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血小板降低,多考虑是药物因素造成的,也不排除是免疫功能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查明病因之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药物因素

患有流感病毒感染的人群,在服用退热药或抗生素药物以后,会导致体内的血小板计数出现减少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等到停止服用药物以后会有所缓解。

2、免疫功能异常

如果自身的免疫功能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容易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破坏增多,此时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出现降低的现象。一般不会有出血的情况,可以先不用进行特殊治疗,但是要随时观察和复查。如果出现了明显出血的症状,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的方式进行改善。

3、再生障碍性贫血

通常是先天遗传因素以及长期接触辐射物质等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通常会出现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随着出血的出现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出现异常的现象。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氨甲环酸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者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白血病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