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柱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感染病科
哺乳期转氨酶高多考虑是过度劳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胆囊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引起的,可根据病因选择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1、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在哺乳期时,导致身体过度劳累,从而引起肝脏代谢异常,此时转氨酶就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这种情况一般无须担心,多加休息,避免熬夜,症状过一段时间会有所好转。
2、饮食不当
患者在检查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会导致肝细胞代谢旺盛,加速肝细胞老化、破裂,进而其中的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转氨酶升高。在检查前应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
3、急性胆囊炎
若哺乳期受抵抗力下降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胆囊内发生急性炎症反应,若病情严重,可能会累及肝脏,导致肝细胞受损,就可能会出现转氨酶高于正常值并伴随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疾病发作期间,建议清淡饮食,多吃小米粥、蔬菜粥等缓解症状;若是疼痛较严重,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硫酸阿托品片、盐酸哌替啶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患者可能受遗传、体液等原因被感染疾病,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暂停哺乳,按医嘱谨慎选择口服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脂肪肝
在哺乳期如果存在营养过剩,而活动量较少,容易导致过多脂肪在肝脏中沉积,造成脂肪肝,引起肝功能轻度异常,进而导致转氨酶升高。建议加强体育锻炼,如瑜伽、慢跑等,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建议患者查明病因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