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英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内科
感统失调在临床上一般属于临床症状,不是属于疾病。
感统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感统失调是大脑不能协调全身器官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发生在儿童时期的疾病,发病部位为大脑,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孕产因素、哺育不当、教育方法有误等因素引起的。常见于多动、步态不稳、脾气暴躁、身体协调性差等症状。日常和他人接触时,存在着过度的防御性或者情绪的过激反应。
患儿出现感统失调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可通过心理治疗以及训练治疗的方式改善病情。心理治疗临床上主要采取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放松疗法,可使患儿放松心情,训练治疗主要包括触觉训练、前庭平衡功能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耐心对待患儿,而且要平稳、持续地进行训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各种营养的平衡,保持体内的营养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