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做血管超声

2023-03-10 18:57:42
朱鹏

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外科

怀疑存在血管病变、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静脉瓣膜功能异常时,需要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明确病情的变化情况。

1、怀疑存在血管病变

如果出现了肢体无力、四肢发麻等症状,而且局部的动脉活动也会有所减弱时,考虑跟血管方面的病变有关,可以遵医嘱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来明确血管是否受到了损伤。

2、存在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动脉血管长时间处于缺血的状态,可能会导致肢体苍白,甚至会出现指甲生长缓慢等症状。此时患者也需要进行这种检查,明确局部的血管是否长时间处于缺血的状态。

3、静脉瓣膜功能异常

静脉瓣膜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影响局部血液的循环,容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如果怀疑患有这种疾病,也需要进行该检查。

除此之外,血管腔内有血栓等情况时,患者也可以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同时患者也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诊。

相关推荐
血管超声怎么做
血管内超声是一种医学检查技术,用于评估和诊断血管病变。血管内超声的步骤大致分为准备工作、局部麻醉、引导导丝、放置超声探头、录像和图像采集、结束检查。1、准备工作:患者需要提前空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抗凝药物等相关药物。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2、局部麻醉:在进行血管内超声之前,医生会在待检测的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协助检查的顺利进行。3、引导导丝:在局麻后,医生会通过小切口或血管穿刺的方式,将导丝插入待检测血管中。导丝的作用是引导超声探头的放置位置,确保准确观察和评估血管的情况。4、放置超声探头: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沿着导丝送入血管内,定位到待检测区域。超声探头会释放高频声波,产生超声波图像,以实时显示血管的内部结构和异常病变。5、录像和图像采集:在放置超声探头后,医生会通过监控屏幕观察和录制血管的超声图像。图像中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的厚度、管腔的狭窄程度以及存在的血管斑块等信息。6、结束检查:完成超声图像的录制和评估后,医生会逐步将超声探头取出,结束血管内超声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血压等指标,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咨询。需要注意的是,血管内超声是一项需要专业医生操作的检查技术,患者在接受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并按照医嘱进行相关准备和注意事项。同时,术后也需要注意伤口护理和遵循医生的指导。

刘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